1 报告概述
1.1 研究背景与目的
成都,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"美食之都",其餐饮市场不仅承载着悠久的饮食文化,更在新时代消费浪潮中展现出蓬勃活力。2025年,中国餐饮行业整体呈现"宏观增长与微观压力"并存的复杂局面——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.3%,达2.75万亿元,但超60% 的街边餐饮商户月营业额同比下滑两成。在这一背景下,成都餐饮市场同样面临消费分级加速、技术深度融合与商业模式重构等多重挑战与机遇。
本报告旨在通过系统分析2025-2026年成都餐饮市场的消费趋势、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创新,为餐饮企业经营者、行业投资者、政策制定者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,助力在变革中把握市场机遇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1.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
本报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,整合多方数据资源:
· 统计数据:包括国家统计局、成都市统计局及商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
· 行业数据:引用中国餐饮行业协会、美团研究院等机构的行业分析
· 消费调研:基于2025年针对成都消费者的专项问卷调查数据
· 案例研究:深入分析成都本地典型餐饮企业的经营实践
· 政策文件:解读《四川省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等最新政策
1.3 报告结构
本报告从宏观环境分析入手,深入剖析成都餐饮市场的消费趋势变化、细分市场特征、竞争格局演变,最终对未来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。报告特别聚焦于2025-2026年这一关键转型期,力求呈现成都餐饮市场的最新动态与未来走向。
2 宏观环境分析
2.1 政策环境
近年来,各级政府对餐饮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,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:
· 省级战略支持:2025年6月,《四川省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正式发布,明确到2027年,全省餐饮收入目标突破4200亿元,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餐饮企业达40家。该方案聚焦培育消费热点、培优做强市场主体、推动川派餐饮"走出去" 等六大行动,提出了做亮"味美四川"活动品牌、构建餐饮品牌矩阵等19条具体实施路径。
· 餐饮新场景打造:《实施方案》特别支持各地利用商圈、步行街、商业综合体等载体,培育一批体验式、沉浸式、互动式餐饮消费场所,计划到2027年全省建设20个"味美四川"餐饮消费新场景,并按规定对新场景项目给予支持。
· 成都本地政策:成都市还针对餐饮连锁企业拓展市外市场提供奖励政策,并出台餐饮业收入增长奖励措施,鼓励本地品牌规模化发展。同时,《成都市餐饮服务提供者餐厨垃圾管理办法》等规范也为行业绿色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。
2.2 经济环境
成都餐饮市场的经济发展基础坚实,增长动能显著:
· 消费市场活力:2023年1-11月,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6.5亿元,同比增长10.4%,增速分别比全国、全省高3.2、1.0个百分点。其中,餐饮收入表现尤为亮眼,达到1648.5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26.2%,反映出成都餐饮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。
· 区域经济带动: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、文化中心,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,形成了以川菜为代表的特色餐饮文化。近年来,成都餐饮业不断创新发展,形成了以快餐、正餐、团餐、外卖等多种业态并存的市场格局。
· 行业挑战并存:值得注意的是,在整体增长的同时,成都餐饮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、同质化现象严重、人才短缺等问题。2025年的数据显示,超60% 的街边餐饮商户月营业额同比下滑两成,呈现出"宏观向好与微观寒冬"并存的复杂局面。
2.3 社会环境
成都的消费社会环境呈现鲜明特征,为餐饮市场提供了肥沃土壤:
· 消费基础雄厚:成都作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消费城市,年均接待游客超2.8亿人次,宽窄巷子、锦里等热门景点日均引流百万级客流量。强大的旅游人口为餐饮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,"文旅+餐饮"的化学反应在此不断上演。
· 消费热情高涨:调研数据显示,成都人对于"吃"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。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每周外出就餐1-3次,还有26.13% 的人每天或几乎每天外出就餐。这种高频率的外出就餐习惯,构成了成都餐饮市场持续繁荣的消费基础。
· 理性消费趋势:与此同时,2025年的数据也显示,成都消费者的餐饮行为正趋于理性。每周在外就餐1-2次的占比比去年增加了约17%,而每周3次以上的占比则有所下降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、健康意识的提升等因素,促使餐饮消费更加注重品质与价值。
2.4 技术环境
技术革新正深刻改变成都餐饮业的运营模式与消费体验:
· 数字化管理普及:餐饮企业正积极拥抱数字化,通过智能点餐系统、库存管理软件等工具,提升运营效率。领先品牌已开始采用智能烹饪设备如智能烤箱、自动炒菜机等,精准控制烹饪过程,确保菜品质量的稳定性。
· 外卖技术升级:2025年,外卖平台进入"三国杀"竞争阶段,淘宝闪购宣布"一年500亿补贴计划",美团启动"三年千亿投资",京东则推出0佣金和9分钟送达服务。这种技术赋能与补贴大战,既为餐饮企业带来了新的流量入口,也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进程。
· 数字化运营深化:成都餐饮同业协会执行会长袁小然指出,新型外卖平台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更先进的数字化运营理念和工具,商家可以借助平台大数据分析,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,进行精准营销和库存管理。这些技术应用正在重塑成都餐饮企业的运营模式。
3 消费趋势洞察
3.1 消费分级与性价比追求
成都餐饮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分级现象,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出差异化的需求与支付意愿:
· 高端市场保持活力:2025年,"黑珍珠餐厅指南"在成都发布了榜单,共有20家餐厅上榜,包括二钻餐厅1家,一钻餐厅19家。这显示了成都高品质餐饮的持续繁荣,消费者对高端餐饮的需求仍然旺盛。
· 性价比成为主流:与此同时,大众餐饮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高。人均消费30元以下订单占比达74.3%,反映出多数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强烈追求。这一趋势在精致小炒餐厅的成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——51.08% 的受访者认为人均50-100元能代表小炒品类的品质和性价比。
· 支付意愿分化: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出不同的支付意愿。对于日常用餐,性价比是关键;而对于社交聚会、特色体验等场合,消费者则愿意支付溢价。成都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,最看重的因素是环境氛围和地理位置便利性(超过半数),其次为特色菜品的独特性(42.63%),而只有33.01% 的人特别在意餐厅的口碑评价。
表:成都餐饮消费者行为偏好调查
3.2 健康饮食与品质追求
健康饮食观念已从边缘需求转变为主流趋势,深刻影响成都餐饮市场:
· 健康意识增强: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攀升,绿色健康餐饮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。调研数据显示,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的原因包括"对食品安全的担忧"、"对预制菜的反感"、"健康意识的提升"以及对"科技与狠活"的抵触。
· 健康川菜兴起:在成都餐饮市场,健康化需求正催生新的产品方向。例如,在火锅领域,2025年"零添加"汤底占比将达45%,标注营养数据的菜单可使复购率提升40%。Z世代年均火锅消费23次,但"养胃经济"同时崛起,低脂锅底、有机食材成为新宠。
· 品质化趋势明显:成都消费者对高品质餐饮的需求日益增长,更加注重餐厅的环境、服务、菜品品质以及品牌带来的长期价值体验。59.53% 的人外出吃饭的高频率餐厅转向精致小炒餐馆,体现了消费者对高品质日常餐饮的追求。
3.3 体验经济与场景价值
餐饮场景已从单纯的用餐场所,升级为提供多元体验的社交空间:
· 场景价值重构:在成都,消费者已从"吃火锅"转向"享体验",装修、服务、社交属性成为决策关键。例如,"汉服主题店"、"剧本杀+火锅"等创新场景可实现抖音话题破亿级传播。
· 精致小炒崛起:2025年,由苍蝇馆子和江湖菜逐步焕新升级的社区餐饮在运营上逐渐品牌化,视觉和空间也进行了升级改良。例如,秋金精品江湖菜十年焕新升级,创新优化自贡小炒精品菜品;南堂馆旗下推出南堂小馆,复刻地道风味的川菜小炒。
· 空间设计升级:餐厅环境设计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。餐饮企业在灯光音效、装饰摆件到桌椅布局上精心设计,营造出舒适、美观且富有吸引力的用餐环境。南堂小馆系列空间设计注重体现四川地方文化和饮食习惯,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,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烟火气的氛围感空间。
3.4 数字化消费与新渠道依赖
数字化消费行为已深入成都餐饮市场的各个角落:
· 外卖消费增长:在平台补贴大战的推动下,外卖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。2025年7月,淘宝外卖宣布"一年500亿补贴计划",美团随即启动"三年千亿投资",即时零售战场硝烟再起。民生宏观陶川团队研报显示,本轮补贴或拉动7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。
· 私域运营深化:领先的餐饮品牌开始通过企业微信沉淀会员,根据消费数据推送精准福利,建立粉丝群提前锁定需求。数字化运营能力正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品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
· 社群影响力扩大:成都餐饮企业越来越注重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品牌社群,与粉丝进行互动交流。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社群活动,增强粉丝的归属感和忠诚度,将社群粉丝转化为忠实顾客。
4 细分市场分析
4.1 火锅市场:创新与分化并行
作为成都餐饮的代表性品类,火锅市场在2025年正经历深刻变革:
· 市场规模与竞争:成都作为全国火锅产业的核心阵地,拥有全国14.94% 的火锅门店占比。世运会期间,成都火锅消费增长52.7%,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。但同时,行业也陷入价格战泥潭,"59元双人餐"等低价套餐压缩得毛利仅存30%,38% 的关店率印证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。
· 消费需求升级:火锅消费呈现出三大升级趋势:一是健康化需求觉醒,Z世代年均火锅消费23次,但"养胃经济"崛起;二是场景价值重构,消费者已从"吃火锅"转向"享体验";三是精细化消费分层,市场呈现"两极增长"——人均120元以上的品质火锅占比升至12.2%,下沉市场消费人数增长31.2%。
· 创新策略与实践:面对市场变化,领先的火锅品牌通过多种策略实现突破:产品策略上,注重"鲜"与"养"的差异化,推出"1主3辅"锅底体系;场景策略上,打造"社区社交客厅",弱化网红感强化归属感;数字化策略上,全链路提升效率,智能点餐、供应链数字化使食材损耗率从8% 降至3%。
表:成都火锅市场细分趋势与品牌创新方向
4.2 精致小炒:日常餐饮的品质升级
精致小炒成为2025 年成都餐饮市场的一匹黑马,满足了消费者对日常餐饮的品质需求:
· 品类定义与特征:精致小炒餐厅介于快餐与正餐之间,主要特征包括:好吃有"锅气"、价格友好有质价比、空间好看符合社交约会的场景需求。这些特点精准契合了当下成都消费者的核心需求。
· 市场接受度:调查显示,59.53% 的人外出吃饭的高频率餐厅转向精致小炒餐馆。在人均消费方面,51.08% 的受访者认为人均50-100元能代表小炒品类的品质和性价比。对于餐厅类型,有56.78% 的受访者表示连锁品牌和独立小店都可接受,而22.4% 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独立小店。
· 口味偏好与创新:成都消费者对小炒口味的偏好呈现多元化特点。基于人口融合与成都口味的包容性,成都连锁化的精致小炒馆子越来越多,包括川菜、湖南菜、江西菜、贵州菜、民族菜、云南菜等等。川菜小炒、湘菜小炒、云南小炒位列受访者心中喜欢的小炒菜系前三名。
4.3 单品专门店:细分赛道的精准突破
单品专门店模式在2025年成都市场表现突出,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:
· 消费态度:调查显示,超过6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特定品类的专门店,认可这类品牌在特定品类上的专业性和独特性。在单品类型上,烤制食品(50.69%)、米饭料理(39.88%)、手工甜品糕点(37.72%)是排名靠前的高频次消费单品美食。
· 成功案例:成都金泉街爆火的cowcow希腊酸奶专卖店,通过蓝色网红酸奶碗的超级符号让消费者快速形成认知惯性。NAYA Land舒芙蕾专门店凭借其招牌甜点软糯香甜的特点,以及高颜值的外观和美味的口感,在互联网上引发大量分享。
· 成功要素:爆火的单品美食品牌通常具备四大共性:一是产品颜值高,便于分享;二是符合健康趋势;三是口味年轻化,一人独自消费也不会有怪异感;四是价格便宜,有性价比,份量充足。这些特点使单品专门店在成都餐饮市场占据了独特位置。
4.4 自助餐模式:老业态的新生机
自助餐这一传统业态在2025年焕发新的生机,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:
· 消费接受度:整体来看,超过8成的受访者对自助餐呈积极态度。与此同时,消费者对自助餐的态度呈现出多样化,既有喜欢自由选择的消费者,也有更看重质量和价格的消费者。
· 业态融合:除了连锁化的自助品牌,部分川菜品牌、甜点品牌、西餐品牌都开始在原有的运营模式上,加入自助餐板块。这种业态融合为传统自助餐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。
5 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创新
5.1 餐饮主体多元化与定位重构
成都餐饮市场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,各类餐饮机构正重新定位自身角色:
· 高端酒店"下沉":面对婚宴骤减38%、会议收入下滑42% 的困境,五星级酒店纷纷放下身段寻求突破。成都索菲斯锦苑宾馆率先破局,在大堂外摆摊售卖10元大厨炒面、38元脆皮乳鸽,开业首月即实现日均1.2万元营收,相当于30间客房的日收入。这种"降维打击"迅速形成燎原之势,郑州永和伯爵国际酒店、杭州望湖宾馆、济南中豪大酒店等纷纷跟进。
· 中高端餐饮的"黄昏自救":酒店的示范效应迅速传导至社会餐饮。南京人均150元的某粤菜馆,每日15:00-17:00在门口售卖28元烧腊饭、18元艇仔粥,两个月内将外卖占比从15% 提升至35%。南京餐饮协会秘书长刘杰透露,当地超60% 的中高端餐饮已启动类似计划。
· 社区小店崛起:在县城消费分化的同时,社区餐饮成为最大赢家。郑州某酸菜鱼社区店的"家庭作坊"模式颇具代表性:夫妻二人+2名帮工,30㎡门店主打3道爆品,通过"食材现杀现做+透明厨房",日均流水稳定在8000元,毛利率达55%。2025年上半年社区餐饮新增门店占比达41%,订单量增速是商圈餐饮的2.3倍。
5.2 空间变革与场景创新
餐饮空间的功能与设计正发生深刻变革,场景创新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:
· 社区社交化:成都火锅品牌开始打造"社区社交客厅",空间设计上70% 面积设圆桌,配备儿童区与充电插座,装修采用原木+绿植风格,弱化网红感强化归属感。等位区设置"节气食材展示墙"与自助美甲台,店员熟记常客忌口,植入"邻里拼桌"社交机制。
· 复合业态兴起:"餐饮+"模式在成都市场蓬勃发展,出现了"火锅+奶茶"、"火锅+露营"的复合业态。年轻客群偏好的"国潮风"、"一人食"场景也成为创新方向。品牌通过跨界融合创造新的消费体验,满足消费者一站式需求。
· 文旅餐饮融合:成都年均接待游客超2.8亿人次,宽窄巷子、锦里等热门景点日均引流百万级客流量。"文旅+餐饮" 的化学反应在此不断上演——从"熊猫锅底"到"麻将甜品",从"非遗蘸料"到"城市限定套餐",众多爆款通过展会首发,借势文旅快速破圈。调研显示,超70% 的游客会因"特色餐饮"选择旅游目的地。
5.3 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
供应链能力已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尤其在成本压力增大的背景下:
· 供应链整合:领先品牌通过集中采购使食材成本比街边店低15%-20%。成都某火锅品牌建立"双直采"体系——毛肚、黄喉每日从重庆空运,素菜对接彭州基地直供,价格比超市低10%。
·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:采用智能点餐系统预测销量,数字化供应链将食材周转周期压缩至2天,损耗率控制在5% 以内。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,降低了成本。
· 选址策略优化:在租金成本控制方面,领先品牌优先布局成熟社区,房租控制在春熙路商圈的1/6,节省成本反哺食材品质。同时,积极申请成都餐饮扶持政策,享受设备采购补贴与税收减免。
6 未来发展展望与策略建议
6.1 短期策略:激活冗余产能与现金流管理
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,餐饮企业需采取短期策略确保生存:
· 闲置资源变现:借鉴五星级酒店"摆摊模式",将非高峰时段的厨房、场地转化为"平价美食窗口"。例如,某商场餐饮品牌利用午市空闲时段售卖预制菜,月增收2万元。
· 现金流预警机制:建立"3个月现金储备"红线,通过缩短账期、优化库存提升资金效率。例如,某连锁品牌通过将食材周转天数从15天压缩至7天,在疫情期间减少200万元损失。
· 平台红利把握:合理利用外卖平台的补贴政策,获取流量与订单,但要避免过度依赖。成都餐饮同业协会执行会长袁小然建议,中小商户应借势转变思路,开始向精细化运营转型,承接住这一轮补贴和流量。
6.2 中期策略:深耕社区与供应链筑墙
中期来看,餐饮企业需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:
· 社区店模型复制:参考成功社区店"小而美"策略,聚焦1.5公里半径客群,通过"现做现卖+透明化运营"建立信任。数据显示,某品牌社区店复购率达68%,远超商圈店。
· 区域供应链整合:联合本地供应商建立中央厨房,如湖南某米粉品牌通过集中熬汤配送,将单店后厨面积从60㎡压缩至30㎡,人力成本下降30%。
· 差异化定位:避免同质化竞争,挖掘当地饮食传统,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现代口味的菜肴。成都餐饮市场虽然竞争激烈,但通过精准定位与特色打造,仍可找到发展空间。
6.3 长期方向:差异化定位与价值创新
从长远发展看,成都餐饮企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:
· 刚需品类升级:在茶饮、快餐等赛道注入"健康化"、"场景化"元素。例如,某粥品牌推出"早餐粥+养生茶"组合,客单价从12元提升至25元。
· 地域特色挖掘:结合文旅政策开发"非遗美食"、"网红小吃"。例如,陕西某凉皮品牌通过"现舂工艺+国潮包装",成为游客打卡地标,营收增长45%。
· 品牌建设与社群运营:餐饮企业将注重品牌建设,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,并制定统一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品牌社群,与粉丝进行互动交流,增强粉丝的归属感和忠诚度。
6.4 行业前景预测
基于当前趋势,2025-2026年成都餐饮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前景:
·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:在四川省"到2027年餐饮收入突破4200亿元"的目标指引下,成都作为省会城市,其餐饮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。2023年成都餐饮收入已达1648.5亿元,同比增长26.2%,未来仍具增长潜力。
· 结构优化加速:餐饮界认为,未来行业将呈现"哑铃型结构":头部品牌靠供应链与规模取胜,区域特色品牌靠差异化存活,中间层"高不成低不就"的企业将加速淘汰。"好吃、便宜、放心"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密码。
· 技术深度融合:数字技术将进一步渗透餐饮全链条。成都餐饮同业协会执行会长袁小然预测,平台赋能将使得整个餐饮行业需求预测更精准,配送效率提升,食材供应多元化。
综上所述,2025-2026年成都餐饮行业将在挑战与机遇中前行。消费分级趋势加剧,健康化、体验化、数字化需求凸显,企业需灵活调整策略,在变局中把握先机。政府部门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,支持餐饮业高质量发展,共同推动成都"国际美食之都"建设迈向新台阶。
#餐饮行业管理咨询公司#餐饮行业人力资源咨询#餐饮行业营销策划咨询#餐饮行业薪酬绩效#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#成都餐饮行业管理咨询#成都管理咨询公司#成都十五五规划编制单位#成都十五五规划编制#四川十五五规划编制#十五五规划编制
三顾定位-定位落地实施公司-定位咨询陪跑落地-定位咨询实施落地
定位咨询落地服务-定位咨询落地实施公司排名-成都定位咨询落地实战公司
定位咨询落地服务-定位咨询服务-定位咨询专家-定位咨询年度服务-定位咨询性价比高的咨询公司
定位咨询实战公司-定位咨询年度服务-定位咨询微咨询-战略定位培训公司
战略定位微咨询公司排名-成都战略定位咨询公司排名-定位咨询与商业模式-三顾战略定位咨询

《三顾案例&部分客户》
【战略定位】蓝光集团、国机集团、广安爱众、攀钢集团、汉龙集团、中明环保、上东国际、米易县、成都市团校;
【营销定位】营门电缆、电建物业、华美牙科、多联塑胶、麦润机械、水电五局-五兴物业、睿美水族、七秒水族、1号水族、华阳客运、张飞啤酒、易中餐、阳光时代幼儿园、创新足、川府映像、悄悄小姐、华阳串根香、欧能多、达奇雅、禧滋燕、兴科锐、考拉妈妈;
【常年顾问】中国电建、多联塑胶、营门电缆、华美牙科、郫县豆瓣、豪威马术俱乐部、华阳串根香、睿美水族、文质周末、易中餐、源和森客、华阳客运、兴科锐、汇鸿教具;
【人力资源】爱众综合能源、爱众能源工程、遂宁发展水务、遂宁发展投资、光良白酒、新斯顿制药、新疆金和集团、森普管材、科理特智能科技、九州慧图、锦江绿道、扬程建设、中国海油、中国石油、华西集团、高辰建筑、文质周末、四川城建、中商国创、中德绿建、源和森客、高辰建筑、福瑞居、浩洲实业、兴科锐、百仕达装饰;
【股权激励】锦城御建筑、梦绿春天、天兴体表、四川新力葆、同创伟业、视点映画;
【市场调研】水电五局五兴物业、华西集团 、睿美水族、重庆开州调研、广安爱众、郫都区安靖镇、是钢实业、有色科技、上东国际、华阳串根香、阳光时代幼儿园;
【专项报告】东游硒荡、中晶环能、雅丽兴科技、野马汽车、张飞啤酒、成都电视台、鸿湖州际养老产业、顶火房车、锦思文化、塔山茶叶、文汉物流、新加披伊顿幼儿园、新疆金远惠、瑞吉和丰商贸、巴蜀物流、都江堰伊斯兰文化博物馆、贵州雅立包装、川信门窗;
【内训拓展】华为、中国电建、中国建设银行、掌上明珠家居、飞宇门窗、英王漆、合景泰富、宏泰集团、西南财经大学、新鲜果子、畅联物流、米袋金融。




成都管理咨询公司-重庆管理咨询公司-四川管理咨询公司-成都咨询公司-成都咨询
成都可行性研究报告-成都商业计划书-成都产业规划-成都报告撰写机构-成都专业报告撰写